粢饭糕的基本介绍粢饭糕是江南区域十分时尚的传统早点,形状为长方形,厚约三四分,像一副没拆封的扑克牌。上海传统早餐以“四大金刚”“大饼、油条、粢饭、豆浆”而闻名,据另一种说法,是将粢饭糕取代粢饭排入“四大金刚”之列,可见其在上海的受青睐程度,...

粢饭糕的基本介绍
粢饭糕是江南区域十分时尚的传统早点,形状为长方形,厚约三四分,像一副没拆封的扑克牌。上海传统早餐以“四大金刚”“大饼、油条、粢饭、豆浆”而闻名,据另一种说法,是将粢饭糕取代粢饭排入“四大金刚”之列,可见其在上海的受青睐程度,粢饭糕为干货一般配豆浆享用。
因为同为油炸类早餐,因此做粢饭糕的早点摊总是和油条摊并存。中餐店内难觅粢饭糕的踪迹,但中式快餐馆里却愈加多地将粢饭糕列为点心,切得更为精致,卖相更佳。粢饭糕的另一个传统是,主妇总是是用家里的隔夜剩饭,第二天清早烹饪油氽成粢饭糕,不只解决了家人的早点问题,也合理借助了剩饭。
商品特征
现氽现吃,香喷喷,稍带咸味,是经济早点之一。
历史民俗
粢饭糕属油炸类糕点,因其做法也可称为油氽粢饭糕,南方其他区域称之为炸糍粑。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为了让吴国百姓在战乱中免受饥荒之苦,在苏州相门城下埋下了用熟糯米压制成的砖石城基作为备荒粮。在伍子胥过世后不久,越王勾践举兵伐吴,吴国城民在都城被团团围住之时,挖出了糯米砖石拙起,敲碎,重新蒸煮,分而食之。此后,大家每到丰年年底,便要用糯米制成像当年城砖一样的糍粑,以此来祭奠伍子胥。到今天,糍粑仍是南方各地人民每年新年前必做的美食,而炸糍粑也是其中的一种烹饪方法,多用于早餐。
做法
材料配方:粳米1000克,花生油500克(耗200克左右),盐20克
1、先将米淘洗干净。
2、取锅,倒入米,加水浸没约5厘米高,随即加盐。再将锅置旺火上煮沸,然后改用小火掀开盖煮10分钟左右,待米粒全部膨胀,饭的表面只剩少量水分(稠米汤)时,将锅盖盖上,用小火继续焖煮约10分钟,煮至饭熟取出。
3、取适合大小搪瓷或铝制方盘,先在其周围有饭粒接触处涂些油,再把饭全部铲入盛具内。用清洗湿布盖上饭,揿平后,揭去布,随后将盛具覆置于清洗的面板上,倒出糕坯,冷却。
4、用刀将冷却后的糕坯切成适合大小的长方块。
5、将油倒入炒锅后,烧至滚沸。取几块米饭糕坯,一块、一块沿锅边放入锅内,同时用铲刀轻轻翻动,待糕坯全至金黄色盛出。这样继续氽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