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塘堆花米酒的基本介绍石塘镇坐落于仁化县西南部,主要生产堆花米酒的石塘古村历史悠久,村落规模宏大,自明朝洪武年间到今天,石塘村已经有650年历史,到清代咸丰年间已进步为有名的千家村,村内现有古建筑133座,其中保存完好的有106座,是韶关范...

石塘堆花米酒的基本介绍
石塘镇坐落于仁化县西南部,主要生产堆花米酒的石塘古村历史悠久,村落规模宏大,自明朝洪武年间到今天,石塘村已经有650年历史,到清代咸丰年间已进步为有名的千家村,村内现有古建筑133座,其中保存完好的有106座,是韶关范围内集古屋、古巷、古井、古寨、古风、古韵于一体,历史文化底蕴最深厚、古建筑群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个古村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双峰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广东委党史教育基地。
2009年,石塘村被评为“广东历史文化名村”,2010年12月又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韶关唯一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评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同时还拥有“石塘月姐歌”和“石塘堆花米酒酿造技艺”两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优良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农业资源,独特的民俗文化,形成了石塘村深厚的饮食文化。石塘村历来就有酿酒的习惯,到今天已有350多年的历史;光绪年间,石塘村就有酒庄80多家。
米酒历来以“烧酒”称之。南宋年间,因江西吉安籍名相文天祥称赞“店家酿得这样好烧酒,真是香气扑鼻,层层堆花。”而得名“堆花米酒”。至文天祥抗击元兵,宁死不屈,写下“生活自古哪个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句之后,大家为了怀念这位忠烈贤相,更将堆花米酒作为对忠臣的怀念;从此,堆花米酒的知名度便响彻了大江南北。明朝末年,江西吉安部分人南迁至仁化。那时的石塘村已是远近闻名的千家村。其中一位有名的酿酒师傅来到石塘赶圩,被石塘村周围起伏的山峦、潺潺的溪流,清凉的井水和田野里饱满的稻谷所吸引,不由得感慨:“这是一个多么好的酿酒的地方啊!”于是,他便在石塘扎根下来,用村里清澈甘醇的井水,上等的大米酿出了石塘堆花米酒,其味、其香、其形可与江西吉安的堆花米酒媲美。
石塘堆花米酒使用当地优质的地下水源、自制酒饼与传统工艺纯手工酿制而成,集色清、气香、味醇、质好于一身,在粤北颇有知名度。好环境、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质的水资源铸就了石塘堆花米酒优质特质,其清正醇香、口味宜人而远近闻名,乐昌、曲江、仁化各地来石塘赶墟兑购米酒的不计其数。
几年来,石塘镇依托石塘古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文化底蕴及其“名片效应”,抓住贯彻落实省委书记12013年5月2日在石塘古村调查的要紧指示精神的有利机会,做强做大堆花米酒产业,培育独具地域特点的旅游品牌。
一是组建专业合作社,达成规模生产。
2013年6月组建了堆花米酒农副商品专业合作社,首批21家酿酒户加入专业合作社,达成了“抱团取暖”,原酒年产量从原来的100多吨增加200多吨,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进步态势,初步达成了规模效益,推进了地域特点商品的产业化生产进程。二是健全软件建设,达成市场准入。在县专项工作组的看重和支持下,全方位健全了石塘米酒的注册商标、产品条形码、商品包装设计、食品卫生安全、生产流通等一系列手续,并邀请县质监部门进行测试,顺利把石塘堆花米酒推向市场,为推行堆花米酒品牌策略奠定了基础。三配套基础设施进一步健全。
2013年,石塘镇大力筹筹资金近100万元,打造了旅游咨询展示中心、石塘堆花米酒展览馆,健全了商品展览、营销,鉴赏体验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建设,全方位展示了石塘堆花米酒的历史渊源、酿造步骤、品质特点、工艺传承、远景规划等状况,提升了石塘堆花米酒的知名度,有益于做大做强石塘堆花米酒产业品牌。四是加强宣传推广力度。
2013年来,石塘镇先后帮助广东南方电视、北京旅游卫视和韶关电视台拍摄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塘堆花米酒》、“堆花米酒”特点场景和《发现特产》等专题推广片。 2014年1月,成功举办了石塘堆花米酒旅游文化节,通过堆花米酒非遗技艺演示、堆花米酒品鉴与评比等系列活动,“以酒为媒”,进一步挖掘和展示了石塘堆花堆花米酒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地域特点,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进步、旅游资源、地域特产、地方美食等角度出发,深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推广石塘堆花米酒,形成了广泛的社会赞誉,为塑造石塘堆花米酒品牌奠定了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