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松花石又名松花玉,产于中国东北长白山区中国松花石之乡|江源区是海相泥质沉积岩。1介绍松花石是数亿年前海相运动过程中海底的淤积细泥,经过沉积、覆盖、压制等物理过程形成的坚硬的沉积型微晶石灰岩。其基本的矿物质成分是:方解石、石英、云母、黏...
介绍:
松花石又名松花玉,产于中国东北长白山区中国松花石之乡|江源区是海相泥质沉积岩。
1 介绍
松花石是数亿年前海相运动过程中海底的淤积细泥,经过沉积、覆盖、压制等物理过程形成的坚硬的沉积型微晶石灰岩。其基本的矿物质成分是:方解石、石英、云母、黏土与少量的金属矿物质等。且松花石无毒、无味、无辐射,色泽丰富,质地细腻,矿藏稀有,既可以用以雕刻实用和观赏砚台,还可作为名贵的建筑装饰及加工工艺品用料。在民间更是盛传着可做镇宅之宝之说。江源区松花石产业办,中国松花石网,海林。
2 起源
长白山脉树木丛生,林海茂密,松涛阵阵。6月时节,松林中黄绿色的松花开放,给初春的长白山脉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景象,而这种石头的颜色和开放的松花色泽一样,因此先人把它叫做松花石,以松花石板料雕制的砚 松花砚就叫松花砚。
用于加工松花砚的松花石最早挖掘于长白山脉安图县,两江镇,砥石山的浑同江江畔,是清朝皇帝的御用物品。
事实上松花石的应用可推朔到非常远的年代。古时,大家的胡子和头发是用剃头刀刮掉的,而能把剃头刀磨的飞快的石头磨刀石就是松花石。生活在长白山区的先民们,在浑江江边、通化的山凹中陆续发现、挖掘了多处松花石的矿床,当时开采松花石主要用于制做磨刀石,也就出现了不少的老坑的原故。当时的松花石并不是是专门用于雕制成砚台的,这就是目前这类区域老坑的数目不少,而清朝皇家御砚极少的原故。
正式用松花石制砚 始于明朝末年,推重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等帝对松花石砚都十分赏析,康熙帝还封它为御砚,一直专供宫廷长期用。
康熙皇帝来长白山祭奠先祖的时候就作过《松花江放船歌》: 松花江,江水清。夜来雨过春涛生,流花叠锦锈縠明。
彩帆画鷁随风轻,箫韶小奏中流鸣,苍岩翠壁两岸横。
浮云耀日何晶晶?乘流直下蛟龙惊,连樯接舰屯江城。
貔貅健甲皆精锐,旌旄映水翻朱缨,我来问俗非观兵。
松花江,江水清。浩浩瀚瀚冲波行,云霞万里开澄泓。
两江镇的松花石就是在这段时间,砚材则由专司衙门用毡包、车拉从关东运到北京故宫造办处,被带进宫中专供制砚之用,加工成砚台供皇帝御用的。清朝皇帝之所以推崇松花砚,把它列入四大砚之中,一方面是关东家乡物品的固有情节,使它关怀备至,另更是松花砚的砚质和色泽都是上乘的原故。这类在《西清砚谱》中,对此有过详细的记载。
乾隆帝称赞它:松花王,色净绿,细腻温润,可中砚材,发墨与端溪同,品在歙坑之右。觉得松花石砚完全可与名砚之冠端砚媲美。
而《格致镜源》一书云:松花石砚温润如玉,纣绿无瑕,质坚而细,色嫩而纯,滑不拒墨,涩不滞笔,能使松烟浮艳,毫款增辉。昔人所称砚之神妙无不兼备,询足超轶千古。
在中国的历史上,砚台做为文化御用物品,使它传承于后世。
松花石更有在大自然用途下,鬼斧神工的雕琢下形成的奇石,皮层深厚,纹理清爽,姿态优美,是奇石界最新推崇的新石种。
北朝鲜亦有古松花石砚出现,朝鲜族朋友叫它们为海州砚,其图饰和今天的韩国钱币图形一样,这一砚史有待考证。
3 地质成因
因为地区范围中国大陆质原因的影响,与海洋生物腐化后残留矿物中金属离子呈色色素的优劣,致使了小范围内松花石质呈现出不一样的品色。
容易见到,一般说来,黄色松花石中二价铁的含量较高,而红色松花石中三价铁的含量就非常丰富;而紫色松花石中锰铁的含量就较突出;绿色松花石中铬、铜的元素就偏高。发灰的松花石是高领土和滑石含量比率大,而发黑的松花石则是硫铁矿物质的混杂。更因为海底有洋流现象,就带动了黏稠的海泥运动,成叠布形式覆盖到原来的海床上,形成松花石的多色带型,这种松花石以紫袍绿带表现的突出。#p#分页标题#e#
因为地壳的运动,太平洋板块插入亚洲板块之下,使的交汇边缘抬升,海底变成了陆地或山峦,松花石的矿床就在有的地区显露出来。
4 色系品级
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在东北的长白山区,尤以通化、白山、延边区域的品色优良,蕴藏量大,可持续开采。辽宁的本溪区域,安徽有的区域也有海相沉积岩矿藏,但质地较粗糙。松花石的色泽主要有纯色色系、共生色系、伴生色系三种色系形式。
1,松花石的主要纯色色系是绿色色系、青色色系、黄色色系、褐色色系、紫色色系。尚有黑色色系、红色色系、白色色系等稀少色泽。
2,共生色系主要有:黄绿色、紫绿色,紫黄绿等二色系、三色系及多色系。
3,伴生色系是因为泥浆沉积过程中夹杂着较大颗粒的重晶石物质、玉石物质、石英岩物质等而形成的特殊的石品,如:夹杂着重晶石形成的星月类,镶嵌有条纹水晶体的冰纹类。
在松花石的色泽中,以杨绿色为上品,栗黄色为精品,枫红色为孤品。其它亦以色纯正、鲜艳为真品。当然多色系列,伴色系列里只须和谐、鲜明亦是上好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