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鸡/万载三黄鸡的基本介绍康乐鸡又名万载三黄鸡,属蛋肉兼用型鸡种,产于江西宜春万载县。康乐鸡喙黄、脚黄、皮毛黄为主要特点,体型中等,性情活泼,母鸡头清秀,虹彩橘黄色,单冠直立,颜色鲜红,肉垂中等大小,红色,耳叶红色,毛色橙黄,尾羽圆拱。康...

康乐鸡/万载三黄鸡的基本介绍
康乐鸡又名万载三黄鸡,属蛋肉兼用型鸡种,产于江西宜春万载县。
康乐鸡喙黄、脚黄、皮毛黄为主要特点,体型中等,性情活泼,母鸡头清秀,虹彩橘黄色,单冠直立,颜色鲜红,肉垂中等大小,红色,耳叶红色,毛色橙黄,尾羽圆拱。康乐公鸡羽毛呈棕黄或红棕色,尾翘呈U形,有10至15根墨绿色尾羽。康乐鸡170日龄开产,开产蛋重38.5克,年产蛋180个,平均蛋重49克,蛋壳浅褐色。成年公鸡体重3斤7两,母鸡将近3斤。公鸡半净膛屠宰率84%,母鸡80%;公鸡全净膛屠宰率78%,母鸡67%。
康乐鸡成长快、肌肉前凸后翘、抗病力强、耐粗饲、易管理,整体金黄,肉味鲜嫩,汤浓香甜,滋补强体。过去农户习惯以抱母鸡孵化种蛋,在早春(2至3月)孵化为多。风俗觉得春鸡耐病力强,成长快,成熟早、产蛋多,也有不少孵新米鸡(5至6月)、桂花鸡(8至9月)、冬鸡(十月)的习惯。每窝孵种蛋20个左右,孵化21天。因种蛋中混有未受精蛋,俗称“寡子”,故孵化率90%左右。仔鸡出壳后2至7天,因为绒毛稀薄畏寒,农户习惯将抱母鸡和仔鸡一块放在木盆或箩筐里育雏,里面垫上稻草,并用清水浸涨细米喂仔鸡,日喂5至6次。为防治仔鸡拉肚子,并拌些切碎的大蒜及辣椒等,半个多月后让小鸡随母鸡在室外自由觅食。在秋冬季节,农户清早总是将康乐黄鸡赶逐到已收割了晚稻的稻田里寻食,做到“颗粒归鸡”。冬至前后是康乐黄鸡的催肥阶段,常见增喂谷粒、生饭或熟红薯拌米糠养鸡,日喂1至2次。一个月后,康乐黄鸡的肥育成效十分明显,其乳房显示前凸后翘。
1997至2000年是万载县历史上进步康乐黄鸡最快的时期,形成以罗城、康乐、黄茅等10个乡镇为主的康乐黄鸡养殖基地。康乐黄鸡是地方名优商品,在江西也是一张“王牌”品种,非常有进步前途。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无论从过去、目前、还是以后看,都有必要抓开发、抓进步。
康乐黄鸡在乡村已有1700多年的散养历史。因外观色黄,且肉味鲜嫩,汤浓香甜,在晋朝时,获晋武帝喜悦而赐名,属进贡食品。在上世纪5、六十年代,康乐黄鸡出口香港,是市民的“抢手货”,每公斤价格达20多港元。
商品特征
该鸡毛色金黄,品质健活;肉质嫩,营养价值高,是用作宴席的好菜。
历史民俗
相传西晋大康元年晋武帝时(公元280年),有一万载人在皇宫当差,一次他返万载探亲,返宫时带了三只三黄鸡献给武帝。晋武帝品尝后,感觉肉质细嫩,香鲜至极,即赐名“康乐鸡”。从此三黄鸡成为宫廷贡品,闻名遐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