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世界特产网

世界特产网
汇集全国旅游信息,旅游景点大全,旅游百科知识

草帽

草编是国内传统的出色民间工艺,具备悠久的历史。慈溪草编与嵊县竹编齐名,为我省重点出口工艺品,名扬中外。史书记载,慈溪草编的历史至少在200年以上。清乾隆年间,编织草帽的工艺由外地传入今慈溪长河一带,从此,草编成为当地妇女的主要家庭副业。《余...

  草编是国内传统的出色民间工艺,具备悠久的历史。慈溪草编与嵊县竹编齐名,为我省重点出口工艺品,名扬中外。史书记载,慈溪草编的历史至少在200年以上。清乾隆年间,编织草帽的工艺由外地传入今慈溪长河一带,从此,草编成为当地妇女的主要家庭副业。《余姚六仓志》记述:草帽俗名凉帽,女工所制。曲塘、庙后桥、潮塘、长河市皆有凉帽行,以长河市出品为盛。慈溪民间也曾有民谣流传:姚北(今慈溪西部长河、庵东一带)三件宝,棉花、白盐、草凉帽。1922年前后,法国某洋行老板闻知慈溪长河一带妇女善编织,工艺精湛且手工薪资低廉,感到有利可图,便将南洋一带所产的金丝草材料运到长河等地发放,组织编织成草帽,再销往欧美国家。将来,中外商客又相继在长河设立几十家大大小小的草帽行,草帽行雇佣的贩子频频活跃在当地,投放草料,回收凉帽。从此,以长河为中心,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金丝草帽的商业网,长河也因此而成为金丝草帽的加工生产中心,出现了十里长街无闲女,家家尽是织帽人的兴旺景象,草编之乡也驰名于世 以金丝草为材料的金丝草帽,其制作的大致办法和过程是如此的:先编织成帽坯,然后剪去帽坯缘的余草,放入漂白粉溶液里浸泡,约15个小时后取出,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在阳光下曝晒,干后用光滑如卵的石块磨擦,再用熨斗烫平整,修光边毛,如此,一顶好看的金丝帽就编织完成了。金丝草帽的基本式样有四种,即:金丝两根蕊帽、金丝对花一根蕊帽、金双丝帽、喇叭式帽(又称长头颈帽)。金丝草帽洁白细软,手感非常好,加上编织精细,使草帽看上去光亮秀丽,雍容华贵,特别遭到欧美国家女性的喜爱 长河金丝草帽编织在20年代后期有过如火如荼的兴旺局面,当时有1万多妇女参加编织,其年产量高达120万顶。长河草编妇女心灵手巧,技艺高超,让人叹为观止。30年代初,长河草编妇女还用我们的双手编出了一所草帽业小学,到今天仍让人们称颂。当时,草编妇女深感没文化的痛苦,她们决心要让我们的子女念书识字。草编妇女将织凉帽赚来的钱汇集拢来,创立著名的草帽业小学,为慈溪的教育历史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1937年,抗战爆发,海运阻塞,材料中断,外销停滞,使处在辉煌时期的金丝草帽编织业几乎陷于灭绝的境地。新中国诞生后,在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慈溪草帽编织业获得了新生。1954年,长河打造了慈溪草编工艺品厂。从事草编工艺研究的技术职员积极钻研、革新,在草编工艺品的图样设计、工艺改革等方面,均获得了可喜的收成。尤其是编织技术,在原有些平板编织基础上作了较大的改革,吸收、借鉴了竹编的技法,编织成重叠式的交眼,使织成的草帽给人以双层的感觉。另外,又从一根蕊式进步到双根蕊、三根蕊、留空蕊、重叠蕊、辫编蕊式等。编织用的材料也由原来单一的金丝草渐渐进步到南特草、银丝草、咸草等10多种材料 慈溪草编,在金丝草帽的基础上,现已进一步进步到包含各种帽类、提篮、地毯、门帘、鞋子、玩具、礼品、包、垫等在内的数十个品种、1000多个式样,草编工艺品以其精致的工艺,新颖的图案而遭到广泛好评。近年来,慈溪草编工艺品很多出口,销往英、美、法、日等80多个国家和区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慈溪草编妇女用慈溪沿海特产的咸草编织而成的咸草凉帽已成为继金丝草帽后最受人们追崇的草帽制品,在广交会上倍受外商赞扬。慈溪女子技术高,巧手织出好草帽,由7万名妇女组成的慈溪草编大军,正在创造愈加壮观秀丽的业迹,草编之乡将开放出愈加灿烂的草编工艺之花。( 慈溪)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世界特产网 » 草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