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潭灰水粽的基本介绍端午临近,在惠东县革命老区高潭镇,有一种被当地人称为“灰水粽”的粽子十分热销。该镇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粽子村”——黄洲村黄坑村民小组,该村以生产灰水粽出名。灰水粽的制作手法可以回溯到清朝年间,到今天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制...

高潭灰水粽的基本介绍
端午临近,在惠东县革命老区高潭镇,有一种被当地人称为“灰水粽”的粽子十分热销。该镇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粽子村”——黄洲村黄坑村民小组,该村以生产灰水粽出名。
灰水粽的制作手法可以回溯到清朝年间,到今天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制用途的粽叶、糯米等材料都来自当地。灰水粽吃起来既有柔韧感又不感觉粘牙。
灰水粽,听名字就知和灰水馍同出一辙。先用碱水将糯米浸泡透,使糯米染上淡淡的黄色,再用苇叶包成四角小粽,扎紧。煮熟剥开的粽子,有苇叶的清香,黄澄澄的粽子看上去饱满,圆润。和灰水馍一样,浇糖浆就能吃了。
灰水粽的“灰水”就是布荆草木灰溶解沉淀澄清的液体,也就是天然的碱水。用这种灰水泡的糯米做的粽子,由于灰水呈碱性,所以做出来的粽子颜色微黄,而且很软糯。大家常把灰水粽蘸蜂蜜吃,没蜂蜜就用白糖代替。
商品特征
广东粤东的灰水粽,在广东粤东客家区域及广西部分区域时尚,为端午节专用粽子。整体为长条形,无内馅,空吃味道略带涩味苦味,典型食用方法为蘸黄糖吃,亦可配伍自己喜欢的甜酱。由古到今天,一大特点。
历史民俗
高潭灰水粽从清代开始流传,到今天已100多年。
品尝食用方法
食用方法多种,可以直接入口,也可以蘸着白糖、蜜糖等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