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木雕的基本介绍徽州木雕是汉族民间雕刻艺术之一,与具备徽派风格的石雕、砖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木并称徽州三雕。徽州山区盛产木材、建筑物绝大部分都是砖木石结构,尤以用木料为多,所以,就有了木雕艺人发挥聪明才智的用武之地。旧时,徽州木雕多用于建筑...

徽州木雕的基本介绍
徽州木雕是汉族民间雕刻艺术之一,与具备徽派风格的石雕、砖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木并称徽州三雕。徽州山区盛产木材、建筑物绝大部分都是砖木石结构,尤以用木料为多,所以,就有了木雕艺人发挥聪明才智的用武之地。旧时,徽州木雕多用于建筑物和家庭用具上的装饰,其分布之广在全国数一数二,遍及城乡, 民居宅院的屏风、窗棂、拦柱,平时用的床、桌、椅、案和文民用旦上均可一睹木雕的风采。
商品特征
徽州木雕主要以砖雕为主,平面立体生动等特征,主要用在古建筑上。
徽州木雕的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卉、禽兽、鱼虫、云头、回纹、八宝博古、文字锡联,与各种吉祥图案等。以人物为主的有名人软事、文学故事、戏曲唱本、宗教神话、民俗风情、民间传闻和社会生活等题材;以山水为素材的,主如果徽州名胜,如黄山、新安江及徽州各县具备代表性的山水风光;以动物、花木、图案为内容的,一般呈连续图样形式,亦能独立成画。
徽州木雕是依据建筑物体的部件需要与可能、使用圆雕、浮雕、透雕等表现手法。木雕在徽派吉建筑上,一般用于架梁、梁托、檐条、楼层拦板、华板、窗后、栏杆等处、雕花撰朵,富丽繁华。木雕的边框一般又都雕有缠枝图案、婉转流动,琳琅满目。木雕既考虑美观,又看重实用,大凡窗子下方、天井四周上方栏板、檐条,使用浮雕较多;在梁托、斗拱、雀替以至月梁上用圆雕较多。
在家具方面,应用木雕较多的是床与衣橱。这类家具一般用高级木材制作,均用朱漆和金箔装饰木雕的表面,使其愈加鲜明生动。
历史民俗
从元末明初至清末民初,徽商崛起,成为当时社会经济的明星商人。他们发财后,遵循儒家文化传统,纷纷回故乡置良田、造豪宅,并以木雕技艺雕梁画栋进行内部装修,形成了一股徽州民居木雕艺术装饰风尚。而文化的基因,杂交文化冲撞的开放,致使徽商在木雕艺术中更多的追求儒家文化的气息,并使其成为具备鲜明的儒家文化特点的木雕艺术流派。
徽州木雕是国内民间木雕史上的最有影响力的流派之一,特别其木雕“文化试题”,可以披阅其为“状元”。
徽商在明清经济上的地位早已载入史册,但徽商通过民间木雕来传播儒学,却一直被学术界所忽略。要了解儒林文苑,虽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但文字的魔力一直逊色于艺术形象的。特别对于那些平平淡淡生活在乡村僻野的乡民、农妇、幼童,他们在平时起居时,就能处处感染到宅门窗部、飞檐、桌椅、床塌、窗口以传播儒家学说为特点的木雕道教故事图、案世同居图、恶让中庸图等。那种潜移默化的儒家文化熏陶、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村民,民风纯朴、文化浓郁,如在安徽已被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西递、宏村,村民就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西递、宏村之所以能被联合国有关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自然村落是环境原因,明清民居是古建筑原因、明清木雕是古文化原因。也可以如此说,西递、宏村保留下来的明清徽州木雕,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并被载入世界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