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山药原为野生植物,目前沁阳市紫陵镇村后的太行山上的老君顶北边,仍有一条南北约2公里长的野生山药沟,当地人称山药沟。后经人的培养,驯化渐渐转移到平原区域栽种。其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夏朝,距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禹贡》书上称怀为潭怀,正是指的怀...

怀山药原为野生植物,目前沁阳市紫陵镇村后的太行山上的老君顶北边,仍有一条南北约2公里长的野生山药沟,当地人称山药沟。后经人的培养,驯化渐渐转移到平原区域栽种。其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夏朝,距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禹贡》书上称怀为潭怀,正是指的怀庆府一带。自古以来,怀山药可以食药兼用。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山药补肾、益气、长肌肉、久服耳聪目明。对久病虚弱者尤为显著,妇女产后食用可早日恢复健康。据《沁阳县志》记载:早在公元前718年周桓王二年和魏宣公年代,山药一直是向天朝进贡的一种主要礼品,其它朝代纳贡更为急迫。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83年)《河内县志》记载:蔬之属曰薯,蓣称菜山药,药之薯蓣为药山药称铁棍山药,供医用,产于怀庆府者优。铁棍山药质坚实,粉质足,色白,久煮不散,俗称鸡骨山药产于沁阳山王庄镇大郎寨村者,称为郎山药。明洪武24年(公元1391年),该山药被指定为贡品。郎山药为怀山药中之上品,出口山药均以怀郎标名,远销欧美及东南亚诸国,1914年曾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美国产品展会上展出遭到各国的赞扬,美国市场称之为华药。温县参展的山药、地黄荣获为金奖。1990年,温县注册的温怀牌山药,在国际旅游节中获得天马出色奖。1950年,武陟县西陶村农民杨可颐将自己亲手种的50斤山药献给伟大领袖毛主席,曾引起很大哄动。 山药有悠久的应用历史,一直列为上品,《神农本草经》称山药为薯蓣,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本草衍义》始称为山药,并有专门讲解。《卫生浅易方》:下利噤口,山药半生半炒为末,每服二钱,末饮下。《日华子本草》:主泄精、健忘。《本草经读》:山药,能补肾填精,精足则阳强、目明、耳聪。凡上品之药,法宜久服,多则终身,少则数年,与五谷之养人相佐,以臻寿考。怀山药为地理标志保护商品。怀山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