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世界特产网

世界特产网
汇集全国旅游信息,旅游景点大全,旅游百科知识

老美华手工鞋

老美华手工鞋的基本介绍天津人对穿鞋格外讲究,市井俚语称“脚下没鞋穷半截”,把穿一双适合的鞋放到了能否登堂入室、出入社会、表明身份的地方上。早年的津沽主妇都有“打夹织”(即糊袼褙)“纳鞋底”和“绱鞋”的本事。到了近代,社会开放,经济进步,天津...

老美华手工鞋的基本介绍

天津人对穿鞋格外讲究,市井俚语称“脚下没鞋穷半截”,把穿一双适合的鞋放到了能否登堂入室、出入社会、表明身份的地方上。

早年的津沽主妇都有“打夹织”(即糊袼褙)“纳鞋底” 和“绱鞋”的本事。到了近代,社会开放,经济进步,天津人思想活跃,穿戴的需要也日益提升,制作销售衣服鞋帽的专店铺铺鳞次栉比,前店后厂的“老美华鞋店”应运而生。

传统工艺制作的千层布底,原材料使用两层白布做“夹织”(学名为袼褙),鞋底达到36层~40层白布(中间加垫心为14层夹织),原材料需要无杂色,不可以用旧布、糟布。然后在夹织上画样、剪样、包边,最下一层布底辅以丝麻印上的颜色去纳底。

纳底要每平方寸达到81针,并严格遵循“鞋底不差针,纳线要挺实,鞋垫要气质,纳鞋针脚齐”的操作要点。纳底所用的麻线为人工搓成,而且需要夏天使用安徽的麻,冬天则用河北、张家口的油麻。由于安徽的麻夏天穿着软硬度适中,而冬天的油麻纳底鞋更结实耐穿。

纳好的鞋底码在大缸里用60度的水浸透,用2寸厚的木盖压好,缸口四周密封24小时,如此底子和线不脱股,增加牢度。起缸后,再用木锤矫正鞋底形状,以日光或烤箱烘干,这个过程即是闷底整形。仅此一项,足见“老美华鞋”制作工艺的考究和对客户的负责。

“老美华”整个制鞋工艺都需做到“粘、拉、调、配、套、沿、绱、排”八大道步骤。即便是验鞋也遵循“一正、二要、三不、四净、五平、六一样、七需要、八肯定”的原则。如此严格地传承着百年形成的手工技艺,使久负盛名的坤尖鞋、车花鞋、杭元鞋和骆驼鞍鞋不只不走样,还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老美华手工鞋制作包括了多达50道的工序,各道工序严格,用料考究,做工精细,绱纳需要高,工序较复杂,技术困难程度大。其共性是鞋统一为千层底, 再做出各自的特点,百年来深受广大买家喜欢。随着着年代的脚步,“老美华”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生活价值、民俗价值、工艺价值,叫人们从“脚上的风采”感受天津文化的魔力。

商品特征

“老美华”仍传承这种制作布底的传统工艺;鞋底除千层布底外还制作传统高端牛皮鞋底,制作上用传统的对针反绱工艺,具备外形美观、舒适透气等特征。

历史民俗

天津老美华手工鞋自民国初年(1911年) 创办老美华鞋店始,到今天已是百年。其经营方向主要针对小脚和中式着装的女人,与体现民间气派的圆口制和绒毡里的便鞋。后来定型为四种传统手工商品:坤尖鞋、车花鞋、杭元鞋与骆驼鞍鞋。

获奖荣誉

2011年6月9日,天津和平区申报的手工制鞋技艺(老美华手工制鞋技艺)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Ⅷ-115。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世界特产网 » 老美华手工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