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世界特产网

世界特产网
汇集全国旅游信息,旅游景点大全,旅游百科知识

阳江血鳝

阳江血鳝的基本介绍鳝鱼,俗称黄鳝,是一种淡水鱼,渔民俗称“血鳝”。鱼纲合鳃科,体圆,细长,呈蛇形,头圆,唇发达,上下颌有细齿。眼小,为皮膜覆盖。左右鳃孔在腹面相聚,体无鳞,无鳍,鳍退化仅留下不明显的皮褶。样子像水蛇。鳝鱼喜欢钻入池底淤泥中,...

阳江血鳝的基本介绍

鳝鱼,俗称黄鳝,是一种淡水鱼,渔民俗称“血鳝”。鱼纲合鳃科,体圆,细长,呈蛇形,头圆,唇发达,上下颌有细齿。眼小,为皮膜覆盖。左右鳃孔在腹面相聚,体无鳞,无鳍,鳍退化仅留下不明显的皮褶。样子像水蛇。鳝鱼喜欢钻入池底淤泥中,特别是在气温减少后,会钻入淤泥里越冬。

阳江血鳝是广东阳江的著名特产,成长在平冈等地的海水与河水咸淡水交汇处,以野生繁殖为主,因此捕捞量不大,价格相对较高。血鳝体形细长,呈蛇形,一条血鳝一般在1至2两重时肉质最为肥美嫩滑,血红色外观使其独具特点。它不只肉质鲜嫩,而且营养丰富,富含卵磷脂、鳝鱼素和维生素A等,具备补中益气、养血固脱等多种效果,被视为补血美食,特别合适女性食用,也是男性生精强身的选择。在阳江,血鳝的烹饪方法多样,其中血鳝饭和豆豉焗血鳝尤为受青睐。

营养成分

血鳝与鳝相同种类,富含卵磷脂,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脑细胞不可或缺的营养;特含减少血糖和调节血糖的 “鳝鱼素”,所含脂肪极少,是糖尿病病人的理想食品;还含丰富维生素 A,能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 。

传统医学觉得,鳝为温补强壮剂,具备补中益气、养血固脱、温阳益脾、强精止血、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效果,适用内痔出血、气虚脱肛、产后瘦小、妇女劳伤、子宫脱垂、肾虚腰痛、四肢无力、风湿麻痹、口眼歪斜等症 。

历史民俗

旧时把走江湖的人通称为卖大力丸的,其实古医书《本经逢原》上还真有“大力丸”的配方其中一味主药就是鳝鱼!

鳝鱼在河道,湖泊、沟渠、塘堰及稻田中穴居。日间潜伏于洞穴中,夜间出穴觅食,为肉食性。能吞吸空气,借口腔及喉腔的内壁表皮辅助呼吸,可适应缺氧的水体,且离水不容易死亡。黄鳝具备性逆转的特质,性成熟前均为雌性,产卵后,卵巢渐渐变成精巢,雌鳝达性成熟最小个体长约340毫米,产卵在洞穴中,最大可达1.5公斤重。鳝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是一种蛋白质含量较高而脂肪和胆固醇较低的食品。俗话说:“3月田螺4月鳝”,黄鳝是美味佳肴,还是天然良药,其皮、肉、血、骨、头均可入药,《名医别录》把黄鳝列为上品。据营养学家测定,每100克鳝鱼中,含蛋白质17.2克、脂肪1.2克、钙40毫克、磷62毫克、胡萝卜素428毫克、尼克酸25毫克,堪称营养佳品。

辨别真伪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红色的鳝鱼都是阳江血鳝。有的红色的鳝鱼可能是因为基因突变、环境原因或食物链的变化等多种原因导致的。

阳江血鳝的品尝食用方法

在阳江有两种特别的煮法,一是血鳝饭,二是豆豉焗血鳝。豆豉焗血鳝与平常的豆豉蒸鱼不同,豆豉的用量很大,把所有血鳝整条埋住,慢火蒸焗,出来的血鳝鲜美而没腥味,比血鳝饭还美味。

要特别注意的是,鳝鱼动风,有瘙痒性皮肤病者忌食;有痼疾宿病者,如支气管哮喘、淋巴结核、癌症、红斑性狼疮等应小心食用;另凡病属虚热,或热证初愈,痢疾,腹胀属实者不适合食用。另外, 鳝鱼宜现杀现烹,鳝鱼体内含组氨酸较多,味非常鲜美,死后的鳝鱼体内的组氨酸会转变为有毒物质,故所加工的鳝鱼需要是活的。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世界特产网 » 阳江血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