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王麻子刀剪铺是享誉国内外的一家老字号门店。清朝顺治八年(1651),在北京菜市口出现了一家以经营剪刀火镰为主的门店。这家主人姓王,脸上长有麻子,人称王麻子,他专门回收民间打制的剪刀,而且每次都是亲自挑选,严把水平关,坚持看外观,看刃口...
介绍:
王麻子刀剪铺是享誉国内外的一家老字号门店。清朝顺治八年(1651),在北京菜市口出现了一家以经营剪刀火镰为主的门店。这家主人姓王,脸上长有麻子,人称王麻子,他专门回收民间打制的剪刀,而且每次都是亲自挑选,严把水平关,坚持看外观,看刃口,看剪轴,试剪刃。试手感。只有经过他检验合格的剪刀,才能拿到柜台上供应。因而这家剪铺非常快便以其水平上乘而闻名,各地的客人也纷纷慕名前来购买,大家都称这家的刀剪为王麻子刀剪,于是这家店也被叫做王麻子剪刀铺了。
1历史
北有王麻子,南有张小泉,这是近代在剪刀行业中出现的两名状元。
老北京的王麻子刀剪铺原是宣武门外菜市口附近的一家卖火镰、剪刀的杂货铺,铺名刀顺号。开设于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掌柜的姓王,因脸上有麻子,故同行人及客户直呼其王麻子。他的柜上并不制作剪刀,全靠从民间剪刀作坊趸购。为保征水平,掌柜的亲自下去选货,坚持以三看、两试进行验收。三看是:看外观、看刃口、看剪轴;两试是:试剪刃、试手感。凡经不起三看、两试的一律不收。只有头流的上品才能拿到门市柜台上去卖,所以这个杂货铺的剪刀以水平好而四远闻名,不论本市和外地的都慕名而来选择和购买。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称这个货铺为王麻子刀剪铺。
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王麻子后代接办杂货铺,正式挂出三代王麻子的招牌,改以经营剪刀为主,并在所销售的剪刀上均镌有王麻子三字作标志。为了作宣传,闯牌子,王麻子剪刀铺不光在门市上售货,还要派人走街串巷、赴庙会、下农村,以扩大销路。王麻子剪刀铺卖出的剪刀都装在一个印有王麻子字样的纸袋里,上边印着如在一年之内,发生某种损毁状况,包换包退字样。它说到做到,即便有超越一年损毁而需要退换的也照样办理。民国后,在激烈的产品角逐中,北京不少地方出现了汪麻子、旺麻子、老王麻子、真王麻子等等招牌,企图用以假乱真的方法争取客户,但都没可以立足。宣武门菜市口这家挂着三代王麻子招牌的老字号一直在产品水平上领先。50年代初期,东便门至天坛一带仍有 20余家手工业刀剪作坊继续为王麻子刀剪铺加工,拿货仍按过去的规范进行验收。1959年,北京人民政府正式命名成立王麻子刀剪厂,后又在北郊沙河建起了新厂房,充实了设施,进一步改进工艺,使商品水平更上一层楼,因此,愈加遭到用户的欢迎,并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各国。1979年,王麻子刀剪厂的商品被轻工部评为优质商品; 1980年荣获国家银质奖;1984年,经全国评比,王麻子黑老虎剪刀名列全国第一。
2有关故事
话说民国初年的上海滩,有一家王麻子剪刀店,只由于出了点知名度,竞有三家剪刀门店冒充其店。
王麻子剪刀店坐落在当时大上海最繁华的商业区南京路上的一个里弄口,假王麻子剪刀店也坐落在南京路上的另三个里弄口。一天,王麻子的徒第阿桂在店门写上了一个真字,表示王麻子剪刀店在上海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一连数天,王麻子剪刀店里的剪刀供不应求。另三家假王麻子剪刀店一连几天竟没卖出一把剪刀。
王麻子剪刀店门上的奥秘被另三家发现了,他们纷纷效仿。头一家在店门上牌匾处添写了两个真字,变成了真真王麻子剪刀店。第二家也不示弱,不但添另加上了三个真字,而且还在后面又加了一个老字,以证明我们的门店是老字号,变成了真真真老王麻子剪刀店。第三家更是独出心裁,不但在匾上写了真老王大麻子剪刀店,而且还到苏州乡下重金雇佣了一位60多岁脸上长麻子的老铁匠。一时间,上海滩的剪刀市场成了大家饭后茶余所议论的话题。不少外地商客来上海购买剪刀,竞不知那家是真的的王麻子剪刀店。#p#分页标题#e#
就在这个真伪难辨,叫人啼笑皆非的时候,王麻子剪刀的老板王麻子,这个50余岁的常州人反而让徒弟擦掉了门上的真字,换上了一副对联赵麻子,黄麻子,张麻子,都标自己王麻子,众人辨伪劣;侬剪刀,尔剪刀,他剪刀,皆称阿拉真剪刀,上帝知假真。横批是二年便知。
一年后,四家真伪王麻子剪刀店黄了两家,只剩下了一真一假,也就是王麻子剪刀店和真老王大麻子剪刀店。原来,王麻子剪刀店工艺特别,剪刀用三年不卷刃,钢火好。真老王大麻子剪刀店所雇佣的那个脸上长麻子的铁匠也有肯定的技术。另两家被顶败了。
一年半后,真老王大麻子剪刀店老板因工钱与他所雇佣的麻子铁匠发生争执,被麻子铁匠的儿子黄阿大领着上海滩的一帮小流氓砸了店,这才使真伪王麻子剪刀店现出了原形。这年的新年,王麻子剪刀店贴出了一幅别出心裁的对联欺世盗名跳梁小丑颜面无光昨日去,正人君子光明正大本份有财今朝存。
3商品特征
王麻子剪刀表面乌黑油亮,刀口锋利、被群众誉为黑老虎。
这种剪刀的特征是:轴粗有力,剪尖灵巧,槽口易磨,不崩不倦,刃薄锋利,头长把宽,轻松口顺,经久耐用。
4收获
北京王麻子剪刀知名度流传甚广,与杭州的张小泉齐名,市场占有率一度在50%以上。凭借300多年的品牌积淀,王麻子成为北京剪刀业的象征。王麻子剪刀厂是1956年公私合营,1959年正式命名挂牌成立的。其后,王麻子剪刀获奖无数,其中1980年、1988年王麻子剪刀分别获国家银质奖,在刀剪业,王麻子三字无疑是金字招牌。1980年,在政府政策扶持等原因下,王麻子剪刀厂生产经营活动稳定运行,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企业商品产量、经济效益创历史最高水平,年上交收益近200万元,企业累计创利税等于国家建厂投资的4倍以上。
5近况
已申请破产
依据有关审计资料,截至2002年5月31日,北京王麻子剪刀厂资产总额12836689.71元,负债总额为27799845.90元,所有者权益为-14963156.19元,资产负债率为216.6%。王麻子剪刀厂申请破产还债,其申请已得到昌平区经济委员会、昌平区政府赞同,而现在昌平区法院业已立案受理。
王麻子去年曾两次被媒体关注,一次是居然漏了申请北京著名商标;另一次则是2002年上半年,王麻子与广东阳江的十八子进行了一段忘年恋(十八子不足20年),但只是热恋而没结果,双方合作因种种缘由而搁浅,而目前,王麻子的第三被注意,竟是要破产了。
据悉,20世纪80年代末的王麻子每年上缴收益200万元,但进入90年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王麻子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销售营业额不断降低,陷入了尴尬境地。其间,有关政府部门和王麻子剪刀厂自己都做了种种努力,1995年,王麻子剪刀厂与北京文教器材厂等10多个不相干的工厂合作成立王麻子工贸集团公司,重新注册了王麻子商标。但此次重组并没挽救这个老企业,当年即亏损100多万元,此后更是连年亏损。1999在北京政府的安排下,王麻子工贸集团中的王麻子剪刀厂等划归为北京昌平区区属单位,并起名字为北京栋昌王麻子工贸公司。
6破产安置
据介绍,王麻子剪刀厂的破产工作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法院裁定破产之后,该厂的固定资产将被拍卖,另外一个要紧的部分就是企业职员的安置。现在安置工作已经进行了大半,根据安置策略,500多名职工中,到达退休年龄的办理退休手续,接近退休年龄、不可以继续从事生产劳动的办理内部退休,退休职工将由同属栎昌王麻子工贸公司的北京文教器材厂接收。
其余的职工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解除劳动关系,由企业做出肯定的经济补偿后自行择业,二是进入新厂工作。到现在为止,安置工作完成大半,还剩180余名职工尚未得到安置。在破产安置工作拓展的同时,组建新厂的工作也在渐渐展开,现在已有新厂职工50多人。#p#分页标题#e#
据介绍,在以后一段时间里,王麻子刀剪商品将主要由万顺号和栎昌王麻子工贸公司山东分公司生产,而栎昌王麻子工贸公司将主要以王麻子品牌经营为主进行整体运作,其中包含在适合时候与其他有关企业拓展各种形式的合作。
7将来进步
王麻子牌子并没倒,王麻子的剪刀仍在生产,而且销售还很好,王麻子剪刀厂的主管厂商是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贸公司,该公司办公室郭主任说:王麻子厂确实已破产了,王麻子商标目前归栎昌王麻子工贸公司。
目前的王麻子剪刀改换了门庭,新的工厂名叫北京万顺号剪刀有限责任公司,两年前由王麻子剪刀厂的职工自筹50万元组建,刚开始的股东有7人。和王麻子剪刀厂一样,新公司隶是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贸公司,但它以股份制模式独立运行,拥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从栎昌王麻子工贸公司获得王麻子商标用权进行生产。
现在,市场上的王麻子刀剪商品中,万顺号生产的王麻子刀剪占到约70%,其余30%源自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贸公司的山东分公司和原先王麻子剪刀厂的库存。
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贸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白锡乾告诉记者,现在万顺号生产的商品品种已有200多种,超出王麻子剪刀厂的品种近一倍,水平上、档次上也超出老厂生产的商品,去年年产值也达到120万元,企业已经走上正轨,计划今年达成商品品种翻两番、年产值翻三番。
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北京昌平区王麻子剪刀制作工艺申报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国家级和市级专家论证。来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和北京工艺美术协会的专家与学者一同讨论,并赞同项目申报。
8缘由启示
介绍
业内人士剖析,北京王麻子剪刀破产非1日之寒,早在数年前就露出冰山一角,总结起来有如此几个缘由:
商品革新意识差
王麻子缺少品牌的提高和保护意识,不重视品牌塑造和宣传,甚至还依赖口口相传的方法去传播知名度,范围有限。去年居然忘记了申请北京著名商标,真是天大的笑话。一位经济学家说,他小的时候,王麻子的剪刀就是那个样子,目前还是那样子,没什么大的变化。而一些新的品牌,特别是海外的品牌式样却不少,非常精美。相比之下,王麻子剪刀看上去太土气,不败才怪呢。
沿袭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
王麻子剪刀厂领导层缺少市场意识,坐店经营,等客上门的老大思想紧急,导致生产与市场脱节。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企业管理政策、销售决策与人才方面都远远跟不上年代需要。尤其是政府对该企业干涉过多,计划经济的色彩愈加浓厚,培养了依靠政府的懒汉思想。 王麻子剪刀
领导班子不稳定
王麻子剪刀厂在近期的7年中,居然换了7任厂长,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领导短期行为紧急,急于求成,管理混乱,致使企业运转极不正常。领导人急于出政绩,盲目上项目,有些项目刚上马就胎死腹中,数百万元资金打水漂,留下一个个烂摊子,无人整理。
乱点鸳鸯谱式的拉郎配
在有关部门的安排下,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领导指腹为婚,王麻子剪刀厂与十几个不相干的企业组成了王麻子工贸集团,之后王麻子剪刀厂又划归到昌平区管辖,其间分分合合,折腾来折腾去,矛盾一茬接一茬,整天乱哄哄的,厂子的元气在吵闹中无端地被耗费掉。
设施紧急老化
20世纪五十年代建厂的王麻子剪刀厂设施已经紧急老化,只不过在工艺、设施等方面做了一些改造,无力更换新设施。一些一流的生产技术没运用到生产步骤上来,技术改造只不过小打小闹。由于收入低、劳动强度大等缘由,又导致人才流失紧急,跳槽到别的剪刀厂,反过来打王麻子。
假冒伪劣防不胜防
因为王麻子享有非常高的声誉,冒牌的王麻子也散布到了市场的角角落落。据王麻子剪刀厂方面的说法,制假王麻子的厂子多达几十个,年产量500万把,是王麻子年产量的近3倍。因为打假的本钱非常高,假王麻子不可以被真的杜绝,真的王麻子遭到了非常大冲击。真敌不过假,王麻子只有向隅而泣。#p#分页标题#e#
企业职员负担太重
王麻子剪刀厂有正式职工161人,退休职工却有268人,职工的医药费、取暖费甚至丧葬费等都需要企业解决,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企业的经济效益绝大部分用于保持人头吃饭,没充裕的资金扩大再生产和技术改造,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
北京王麻子破产给百年老字号们第三敲响了警钟,企业不可以倚老卖老,靠老资格混日子,不可以躺在老字上睡大觉,吃老本。优胜劣汰,推陈出新,这永远是市场经济不可抗拒的一大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