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阵织的基本介绍西阵织にしじんおり,织物名,为日本国宝级的传统工艺品,在织品界享誉盛名地位崇高,以多品种少量生产方法为其特点。因其出产于日本京都的西阵区域而得名。西阵织的技法或者说织物种类,基本可分为12种:缀织、经锦、纬锦、缎子、朱珍、紹...

西阵织的基本介绍
西阵织 にしじんおり,织物名,为日本国宝级的传统工艺品,在织品界享誉盛名地位崇高,以多品种少量生产方法为其特点。因其出产于日本京都的西阵区域而得名。
西阵织的技法或者说织物种类,基本可分为12种:缀织、经锦、纬锦、缎子、朱珍、紹巴、风通、綟织、凹凸织、天鹅绒、絣织、紬织。它们各自有着独到的经纬技艺,打造出特殊的纹理与风貌。
西阵织一般先将丝线染色,而后进行提花织造。生产工艺步骤一般包含图案设计、纹样意匠、纹雕、丝线染色、络丝、整经、穿经、织造与成品制作等。主要步骤共需20多道制作工序。因起初只为皇室、贵族、武士等所用,西阵织使用少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模式。因工序复杂且细致,西阵职人总是通过各工序的协调配合,以最好的材料、最高的技术、最好看的的图案,制作出最精美的商品。
西阵织的特征之一是先染(用染色线织出图案的织物)的提花织物。因此,完成织布需要20余道工序。这类工序大多数由专业手工职员分业完成,可分为企划·制图、材料筹备、机械筹备、织造、扫尾6大多数,各道工序都需要有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常识。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的有关法律规定,西阵织全部有12个类型,包含缀、经锦、纬锦、缎子、朱珍、绍巴、风通、綟织、本皱织、天鹅绒、絣织、紬,各类型的生产工艺都有着微妙的差异。西阵织于昭和51年(1976年)被指定为传统工艺品。伴随纺织业智能化的加深,西阵织已进入了腰带用料、时装用料、和服用料、领带、围巾等服装和室内装饰等愈加多彩的范围。
现在,西阵织着手拓展制品的作用,除去传统的和服腰带布料、和服,也作为领带、披肩、和服配饰的材料,生产出了格调高质量好的商品。壁毯等室内装装饰品的生产额已仅次于和服腰带,此外,他们还着手推广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的西洋式和服。
商品特征
西阵织是具备代表性的京都传统工艺品,从刚开始的丝线加工开始到完成,约有20余道工序。其传统纹饰体现了日本民族对四季流转的细腻体察,与对生命时光生发的珍惜之情。西阵织犹如一首温婉的和歌唱响了几个世纪,而今将继续以优美的旋律编织出更多华美的乐章。
历史民俗
西阵织之渊源可远溯至古坟年代,5、6世纪左右,从国内渡来的秦氏一族在山城之国,也就是当今的京都太秦定居,将养蚕缫丝的技术传至日本。早在桓武天皇建造平安京之前的5世纪,京都的纺织业便已开始起步。伴随平安京迁都、负责管理宫廷织物的“织部司”设立,纺织业得以进步。
平安年代后半,这种官营的织物作坊渐渐衰退,工匠们便在织部司东边的大舍人町聚集定居,脱离宫廷的管理,开始自由作业。制造出“大舍人之绫”、“大宫之绢”等纺织品。此外,他们还钻研从中国的宋朝传来的绫织技术,开发出独特的唐绫,作为与神社寺院的装修合适的优雅织品而让人们所珍惜。
西阵织源起于1200年前的日本京都,据了解它有日系风格蜀锦之称,西阵织与国内云锦、壮锦、蜀锦、宋锦齐名,同为“东方五大名锦”。西阵织在织品界享誉盛名地位崇高,以多品种少量生产方法为其特点,是高贵华丽的象征。
获奖荣誉
“西阵织”是在日本京都(西阵)生产的事先染色的传统纹织物的总称,于昭和51年(1976年)2月26日被指定为日本的国家传统工艺品。其织锦商品为日本代表性工艺品,驰誉世界。